云主机性能提升实践
背景 说到性能提升,云主机项目组在此前已经在IAAS层面做过一些事情。比如通过优化nova流程提升云主机创建速度,通过静态IP注入和GuestOS启动项裁剪提升云主机操作系统启动速度。这些优化主要集中在云主机的管理层面,云主机的底层性能并没有得到提升。 前段时间,某外部游戏客户在对云主机性能测试过程中发现网易云的云主机性能与华为公有云云主机性能对比存在较大差距。运行机器人模拟游戏操作华为云可以达
来自: 社区博客细说Mammut大数据系统测试环境Docker迁移之路
前言 最近几个月花了比较多精力在项目的测试环境Docker迁移上,从最初的docker“门外汉”到现在组里的同学(大部分测试及少数的开发)都可以熟练地使用docker环境开展测试工作,中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踩过不少坑,借此2017复盘的机会,总结一下整个环境的搭建过程,希望可以给其他有志于向docker迁移的项目提供些许参考,同时也想跟其他docker的老司机们一起探讨改进方式。 Docker迁
来自: 社区博客LXC 虚拟化调研
一、 LXC概述 LXC是一种较为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在单个宿主机节点上运行多个虚拟化单元(containers,容器),containers间通过Kernel Control Groups(cgroups) 和 Kernel Namespaces技术相互隔离。从概念上而言,LXC可以看做一种改进的chroot技术。只不过一个chroot环境只隔离文件系统,而LXC则通过cgroups提供了更
来自: 社区博客60天,48次jira更新,1个bug,6个tip
[图片] 不久之前,对蜂巢计费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bug,定位解决的过程费了不少周折,所以记录一下,和大家分享。 背景 首先说一下这个 bug 的背景,我们的蜂巢(现已更名网易云计算基础服务)计费系统。 蜂巢(现已更名网易云计算基础服务)是网易新出的一个基于 ssd 的 docker 服务。其基本实现是在网易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上部署 docker 容器,然后对外卖这个服务。在这里,iaas 层
来自: 社区博客云主机支持SR-IOV设备直通
SR-IOV设备直通作为当前性能最高的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一直没有纳入到网易云主机的支持范围内。主要原因是当前云主机使用的管理程序Havana版本的nova对PCI设备直通的支持不够完善。最近根据产品提出的需求,对这部分功能做了一次完善。本文尝试对做出的这些完善做一个总结,梳理一下处理的思路 Havana版本中对PCI设备的管理逻辑 计算节点: 初始化nova要求用户指定计算节点上可以直通的设
来自: 社区博客一个小白的测试环境docker化之路
作者:叶子 学习docker搭建测试环境断断续续也有三个多月了,希望记录一下这个过程。常言道,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嘛~文章浅显,还望各位大神路过轻拍。 按照国际惯例,先说一下背景: 目前我所处的项目组不断扩大和发展,因此质量保障维度也需要不断扩展。然而多种质量保障维度的开展需要多套测试环境的支持,目前项目组里只有一套测试环境,按照传统方法一步步手工搭建测试环境费时费力,有什么方法可以迅速搭建环境呢
来自: 社区博客web性能测试你问我答之测试准备
致,或者线上配置的子集,如果是云主机环境的话,希望单台服务器的配置和线上一致,即如果线上是4 * 4ecu的机器,性能测试的应用服务器也应该是4 * 4ecu的。对于后端依赖服务器,比如数据库DDB、搜索
来自: 社区博客专属az异常测试实践
异常测试,是检测系统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测试人员通过人为制造错误,测试系统是否能有效处理异常。 引入专属az后,ceph部署变成计算和存储混布,因此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异常测试由原先的云主机io影响变成云主机io和云主机带宽均可能受影响的情况。 测试分析: 1. 模拟用户场景,原则上要尽可能的占用资源,因为线下测试环境规
来自: 社区博客测试流程实践与推动二三事
作者:李雪峰 测试规范,是测试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和参考内容之一,对于测试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杭研QA部门的测试规范已经逐渐推出,涵盖测试计划、冒烟测试、测试用例管理以及质量报告等多部分内容,但是规范是死的,人是活的,一般我们在规范和流程之中,更多的是强调了各阶段流程部分的出入口标准,但是具体的推动和效果方面却因人而异,大不相同。 本文中,将以云主机及云网络的项
来自: 社区博客如何使用BurnInTest和cpulimit控制CPU负载
此文已由作者邹珍珍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本文将介绍BurnInTest和cpulimit两款工具的安装和使用,以及两款工具结合使用来控制CPU负载。两款工具在我测试中的使用背景是:在宿主机CPU超售下测试云主机CPU性能,需要控制宿主机CPU负载在0%、25%、50%和75%水平,从而在不同CPU负载下测试云主机CPU
来自: 社区博客